听书文字0039 29地球的法则 胡蓉解读
得到
关于作者
斯图尔特·布兰德,生态学家和未来学家。他在美国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,是老一辈美国嬉皮士的代表,1968年推出了一本叫《全球概览》的杂志,被誉为那个时代最具有“互联网思维”的刊物。当时有许多人对这本书十分推崇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乔布斯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时候还说,《全球概览》被他们那一代人奉为至上宝典。而且,乔布斯还让那句印在1974年增刊封底的“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” 一夜成名。除了乔布斯,计算机科学家艾伦·凯、《连线》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·凯利、Ted 创始人克里斯·安德森、亚马逊创始人杰弗里·贝索斯等名人都是这本书的粉丝。
关于本书
《地球的法则》是一部反常规的作品,作者布兰德一方面为我们解读了自然环境面临的问题,觉得我们应该“不盲目崇拜自然也不过分渲染危机”;另一方面驳斥了各类“阴谋论”,支持人们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环保实际问题。他在书中支持核电、转基因等有风险性和创新性的项目,一经出版就引起大量争议,有些人说他“胡说八道”,也有些人看完之后说“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”。布兰德与那些观点相反的环保主义者展开了一场辩论,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看待这些问题的视角。
核心内容
人类现在谈环保,已经演化为“人类文明是否能够延续”的问题。人类行为有可能导致自然环境恶性循环,成为气候变化的诱发事件,也有可能引起峰值效应的发生。但自然有自我调节的能力,在调节过程中,如果对人类造成了影响,我们就必须小心应对才不至于让文明受到较大冲击。人类不能听从于自然变幻不定的变化规律,而是要利用城市化、核能和转基因等有效工具去改变规律,保护自己的文明。一、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人类的文明人类一直以来都在发动战争,这并不是因为人类天生暴力想打仗,而是人们需要的东西太多,大自然的产出满足不了所有的需求,于是人类之间就会为了争夺资源发生战争。新资源的出现和人口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短暂的和平时期,而处于和平状态的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是人口快速增长,以及人类行为不当而导致的气候变化。在这种情况下,环境的自然产出能力降低,满足不了膨胀人口的需求。后果就是,为了争夺资源,恶性战争会再一次爆发,人类文明走向崩溃。人类行为虽然有可能导致环境恶性循环,成为气候变化的诱发事件,也有可能引起峰值效应的发生,但这并不是说,恶性循环、诱发事件和峰值效应一定都是人类行为引起的,也有可能是自然在进行自我调节。整个大自然的气候有一套十分复杂精妙的内在系统,所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、相互作用。自然在调节过程中,如果对人类造成了影响,我们就必须小心应对,避免让人类文明陷入危机。人类有能力与自然规律相抗衡,至少有三种工具是非常有效率的,那就是:城市化、核能和转基因。二、城市化农村传统的耕作方式会导致土地被过度开垦,每一户农村人家都只是一个个分散的、自给自足的小团体,没什么强大的创造力。再加上他们往往愿意多生孩子,导致人口快速增长,贫困问题日益突出。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,城市化已经是一个趋势。在城市里,传统耕作、狩猎已经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,这方面的环境威胁不再存在。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迁移,不少农田被遗弃,正是土地休养的好机会。周围的树木和灌木不会被人拿来当柴火,野生动物也不再会被猎杀,当地的生态反而得以缓慢恢复,荒芜的村落应该被好好保护起来。城市里的女性比农村女性有更强的社会渴望,她们会更关注自身教育、为自己寻找工作机会,而孩子太多会给她们增加负担,所以城市女性更倾向于少生优生。在不少国际大都市,人口过度膨胀的担忧在慢慢消失,甚至出现负增长。生育率降低虽然对于个人或者资源来说都是好事,但也意味着持久的经济危机。理性的人口政策,应该把人口缩减导致的影响也考虑在内。环保运动是从城市开始的,污染越严重,人们越会关注环保。环境保护由一个地区扩展到一个国家,甚至全球,成为国际化问题,任何一个城市或者国家,都可以从国外吸收环保方面的想法和具体操作方法,共同保护地球。城市里的贫民窟能为城市带来充足的劳动力,城市里的机遇更多,帮助人们摆脱贫困、变得富有。城市有很强的创造力和活力,任何困难都能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。三、核能利用核能发电,不仅稳定连贯,而且能同时、大量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。核电厂的占地面积小,核能产生的废料体积小,会被小心处理、还有人监控。作者认为,人们对核辐射的恐惧,反而比核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威胁更大,核泄漏带给我们的教训是双面的: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小心运用,防止泄露;另一方面,不要随便对什么东西都恐惧。这些年来,人们为降低核事故风险已经下了很多工夫,新的核电站相对安全。如果从事故发生的概率上看,人们平时因为各种意外事故死亡的概率,远远高于因为核辐射而死亡的概率。而且,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,人们不会因为医疗检查有辐射就耽误最佳的疾病诊治时间,那么做只会得不偿失。核废料的放射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少。核废料由多种元素组成,有些元素会裂变、衰减,变成稳定的、没有放射性的元素;另外一些元素可能比较顽固,放射性会比较持续,常见的做法就是找个地方妥善储存。未来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会非常快,比现在强大很多倍,我们不应当预估未来人们的需求或能力。那时候的人类会有更值得担心的东西,而不是核辐射。四、转基因在微生物领域,基因转移的现象非常普遍,分为“垂直”和“水平”两类,垂直的基因转移是直接把基因传递给自己的后代。但是水平的基因是微生物通过各种传播途径,在不同种类和生命形态之间自由交换。基因转移并不是人类创造的行为,而是微生物天生具备的能力,生物进化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混乱。作者和其他一些生物学家都表示,人们不应该害怕转基因,因为人类农业里各种植物的杂交也是司空见惯的,自打人类开始耕作以来,农作物自身的基因组就是人类修修补补的产物,和野外的亲缘种基本没有什么相似点。就连人类自己,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,不同人种之间杂交的次数增多,也会出现各种进化的可能。人们似乎有个误解,认为老鼠的每一个基因里面都有一只老鼠,因此将它的基因移植到其它地方就很奇怪,这样长出来的生物就是异形。但其实,单个的基因本身没有什么作用,三个基因组合才会生成对生物体有用的蛋白质。也就是说,基因从哪里来不是很重要,重要的是这个基因形成了什么蛋白质。正是因为人类的担忧,让转基因作物从诞生以来,就受到了各种各样的严格监管和调查检验,但数据仍然没显示出它们有危害。从监管和调查的力度来看,转基因作物也应该更有保障,应该更让人放心才是。
金句
1. 地球不管发生多大的灾难,生物圈都能自我恢复,受影响的只是人类文明而已。2. 如果人类只听从自然变幻不定的变化规律,而不努力去改变一些规律,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必然充满了危险。3. 城市的发展虽然会带来问题,但城市会通过加速的创新去解决这些问题。4. 人们对核辐射的恐惧,反而比核辐射对身体健康的威胁更大。5. 基因转移并不是人类创造的行为,而是微生物天生具备的能力,生物进化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混乱。
撰稿:胡蓉
脑图:摩西